2019年09月26日 16:16:22 来源:www.fndpw.com 作者:吴坤
“南京作家在海外的译介和影响”主题沙龙现场。 作为“《青春》40周年·青春文学人才计划系列活动”之一,“南
“南京作家在海外的译介和影响”主题沙龙现场。 作为“《青春》40周年·青春文学人才计划系列活动”之一,“南京作家在海外的译介和影响”主题沙龙近日在万象书坊举行。先锋小说家曹寇,加拿大籍翻译家石峻山,诗人、文学译者顾悦,中国文学英译期刊..
“南京作家在海外的译介和影响”主题沙龙现场。
作为“《青春》40周年·青春文学人才计划系列活动”之一,“南京作家在海外的译介和影响”主题沙龙近日在万象书坊举行。先锋小说家曹寇,加拿大籍翻译家石峻山,诗人、文学译者顾悦,中国文学英译期刊《中华人文》副主编许诗焱,诗人、译者孙冬共同探讨中国文学“走出去”的机遇和瓶颈。
在“走出去”的中国作家中,南京作家表现亮眼。毕飞宇作品《青衣》自2003年“走出去”,该书单行本已有超过20个语种。2010年他凭借《玉米》获得了第四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,之后迅速就有了3个长篇小说的英文单行本。苏童通过代表作《妻妾成群》获得了海外市场的认可,出版了英、法、德三语种出版物,热销后带动更多语种的翻译传播。黄蓓佳的儿童文学作品在海外影响力颇大,《我要做好孩子》《亲亲我的妈妈》等作品在法国、美国、日本、韩国、德国等国都大受欢迎。
“青春文学人才计划”也为南京文学的国际化视野打开了新窗口,拓展了把南京优秀作家、作品推向世界的通道。首期签约人才中有3位翻译家都是美国人,并且都与南京有着深厚的渊源,签约项目也是翻译南京作家的作品。艾瑞克翻译的鲁羊小说《银色老虎》,发表在了美国著名文学杂志《纽约客》上。鲁羊成为中国大陆继莫言、格非之后第三个登陆该杂志的作家。陶亦然、安德鲁翻译的苏童作品《另一种妇女生活和三盏灯》和鲁敏作品《此情无法投递》均在海外出版,让更多的国外读者领略到南京作家作品的魅力。
“青春文学人才计划”第二期签约人才顾悦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,他将把南京诗人的系列诗歌作品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。顾悦的翻译计划里包括韩东等南京代表诗人的作品,“当下诗歌比较小众,通过青春文学人才计划,能获得更多的扶持,让更多的受众去接触这些看似小众的东西,对文学、对创作者都是大有裨益的。”
总体来看,中国文学“走出去”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,每年都有大量的作品被翻译成各个语种。但中国文学在海外的读者群还比较局限,世界文学研究界对于中国文学的关注度还有待提高。许诗焱认为,文学传播有其自身的规律,不可能一蹴而就,因此不必过分焦虑。“世界对中国文学的接受必然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,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文学外译来说,‘多即是好’。”
从一种语言翻译到另一种语言,要完美地传达中国文学作品的文学特色是非常困难的,翻译的准确与否,将影响读者与作者的情感共鸣,这也是中国文学“走出去”遭遇的最大瓶颈之一。“比如小说中出现了南京方言,翻译家该怎样翻译?是直译南京话还是用美国南方方言代替?作为翻译我想这是一个非常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。”“青春文学人才计划”第二期签约人才、来自加拿大的石峻山说。《三体》在海外出版并引起轰动,小说译者、美国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功不可没。像他这样可以流利使用英文和中文的“双母语”译者,在跨越中文与外文、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之间的障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。孙冬和顾悦鼓励更多人尝试双语写作,通过外语的参照,加深对母语的理解,让自己的作品更加国际化。
6月23日上午,由国家新闻出版署、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,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(北京市新闻出版局)、中国音像与数
2019-09-26 吴坤
如今中国的网络文学在海外受追捧,网络传播适应了时代潮流,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有力载体。但仅有网络文学是
2019-09-26 吴坤
什么是非虚构的,作为一种见证的文学? 林奕含去世两年多。七月,天津,第六届创意写作论坛开幕。 作家梁鸿在论
2019-09-26 吴坤
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四部分,从文学、电影、文学史、海外等不同角度探讨了“新社会主义文学”的可能性。在书中,
2019-09-26 吴坤